原标题:国内有哪些好用的 GPT ?
关键字:人工智能,在线工具,GPT,AI写作,文心一言
最佳回答:Ye Han
回答字数:8831字
前言
在近期,本人有幸接触并参与到了 360 智脑的首批测试和使用,成为第一批尝鲜用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360 智脑的进步肉眼可见。时至今日,我觉得可以来说一下这段时间的使用感受了。
可用性评估
网络可用性
早前 ChatGPT 爆火,但是其网页版和绝大多数第三方客户端在国内处于不可用状态,执意访问则会面临的法律上的不合规风险 。这些原因累加起来,想要顺利使用 ChatGPT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国内我们继续一款本土品牌的合法合规,并且易于访问的 GPT 产品 ,因此 360 智脑应用而生,在网络连接上完全不存在任何限制,畅用无阻。
功能可用性
在这方面经过我一系列测试后发现,只要能正确打开,那么 360 智脑的表现就会令人惊艳 。也就是说它需要一个准确合理的打开方式才能发挥出潜力,并且可用性非常强,基本上知无不言 。同时这也意味着虽然简单易用,但还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来优化用户自己的提问或提要求的方式才能完全驾驭。
功能评测
在功能评测中重点放在了一些搜索引擎不容易找到的技术细节,来考验 360 智脑的知识储备 。随后也抛出一些名梗来考验它的知识范围。
回答可靠性
GPT 本身作为一种参考工具而言,向它咨询专业技术领域内容的时候可靠性非常重要 。因为此前其他同类产品都出现过严重失误,因此这也是 360 智脑本轮评测的重点 。
首先我对 360 智脑发起了技术原理的考验,让它详细说明骨传导技术的原理,然后它的回复如下: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输机制,通过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然后通过骨骼传递至内耳。与传统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不同,骨传导是通过骨骼来传输声音的。
骨传导的原理是将声音转化为机械振动,然后通过骨骼传递至内耳。当声波进入耳朵时,它们会震动鼓膜,这会导致中耳内的听小骨也开始震动。这些听小骨会将声波进一步传递至内耳中的耳蜗,最终引起听觉神经的反应。这就是传统的声音传输方式——空气传导。
而骨传导则是将声音直接转化为机械振动,并通过骨骼传输至内耳。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传统声音传输方式中的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听力的损害。
骨传导的过程如下:首先,声音会通过麦克风收集并转换成电信号。随后,这些电信号会被传送到骨传导芯片中进行处理。这个芯片会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并将其传递至用户的颅骨。颅骨会将振动传递给颞下颌关节,然后通过颌骨将振动传递至下颚骨。最后,下颚骨再将振动传递至内耳中的耳蜗,从而触发听觉神经反应。
总的来说,骨传导是一种新型的音频传输方式,它通过直接将声音转化为机械振动,避免了传统声音传输方式中的噪声干扰和对听力的损害。与传统的空气传导相比,骨传导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真实的音频体验。
这个回答在阐述细节的时候不完全准确,但也并没有出错,还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接下来对骨传导技术应用的追问有部分超出了我此前了解的认知范围,难辨真伪,但是理论上行不通的:
1. 在医学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检测和分析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2. 在教育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开发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3. 在音乐制作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实时监听音乐演奏的效果,以便进行后期处理和修改。
4. 在体育领域中,运动员可以使用骨传导技术来监测他们的运动表现,以便进行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调整。
5. 在医疗保健领域,骨传导技术被用于帮助老年人保持听力健康,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6. 在军事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开发隐形头盔和其他高科技装备,以提高士兵的作战效率和保护。
7. 在旅游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提供增强现实服务,例如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遗产等。
8. 在家居装修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制造低噪地板,以降低家庭内部环境噪音,提高居住质量。
9.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设计高级音响系统,为驾驶者提供更优质的听觉体验。
10. 在航空领域中,骨传导技术被用于研发高速飞行器上的耳机,以便乘客享受更清晰的音乐体验。
可以看出即便其中一条可能存在错误,其总体准确率也有 90%。在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够分辨真假的前提下作为参考还是可用的。
到了这里总觉得还差点什么,看上去不够专业。于是我在参考了 360 智脑自带的常用指令范式以后学习总结了一个初步的提问方法,先给它设定一个身份,然后再通过 # 号标记重点,最后再提出要求,例如「你扮演一个#声学领域专家#,写出一篇有关#骨传导技术原理#的 1500 字研究报告,引述最新研究个成果,并给出引用来源。」,于是得到的回答质量就非常高了:
尊敬的读者们,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种新兴的技术——骨传导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骨传导技术是一种通过骨骼传播声音的技术,它的出现为音频传输和听力保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重点介绍骨传导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骨传导技术原理
骨传导技术是指通过人体骨骼传递声波的一种技术。它基于物理学中的“震动-振动”原理,即将声波转换成震动信号,然后通过骨骼传递给听觉神经,最终转化为人类可识别的声音信号。骨传导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被动式骨传导技术和主动式骨传导技术。
1. 被动式骨传导技术
被动式骨传导技术是通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骨骼来传递声波。当声波进入耳朵时,鼓膜会震动并将声波传送到内耳。此时,内耳内的听小骨会将声波进一步传递到内耳中的耳蜗,最终转化成听觉信号。被动式骨传导技术适用于需要保护听力的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等。
2. 主动式骨传导技术
主动式骨传导技术是通过使用特殊的耳机或头戴设备将声波转换为震动信号,并通过骨骼传递到听觉神经。这种技术可以用于音乐播放、语音通信等领域。与被动式骨传导技术相比,主动式骨传导技术更加高效、稳定和安全。
二、骨传导技术应用
骨传导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听力保护
由于噪音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听力损伤的困扰。骨传导技术可以通过利用骨骼传递声波的方式,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影响,从而保护人们的听力健康。
2. 音乐娱乐
骨传导技术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逼真的音乐体验。例如,一些头戴式耳机就采用了骨传导技术,使得听音乐时可以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增加了音乐的乐趣。
3. 语音通信
骨传导技术也可以用于语音通信。通过将声波转换为震动信号,可以实现更加清晰、真实的语音通信效果。
三、骨传导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骨传导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的骨传导技术可能会涉及到以下方面:
1. 更高效的骨传导技术
未来的骨传导技术可能会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以提升骨传导的效果和效率。
2. 更加智能化的骨传导技术
未来的骨传导技术可能会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应用,例如自动调整音量大小等功能。
总之,骨传导技术是一项充满潜力和创新性的新兴技术。在未来,它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参考文献:[1] 郭光灿。 骨传导技术[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论文集(下卷), 2018, 476-479.
经过仔细甄别并未出现错误内容,专业性和可靠性都非常强。在随后的测试里面我在自己了解,并且能甄别知识真伪的影视制作领域对 360智脑发起了一系列考验,虽然准确率谈不上完美,但是也没有出现太大失误。
回答时效性
在寻求一些答案的时候其专业性往往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回答时效性也非常重。通常来讲时效性都是 GPT 类产品的短板,但是 360 智脑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360智脑可以通过 360AI 搜索实时学习掌握互联网上的最新消息,并组织语言来给出答案,在这一点上 360 智脑的表现出类拔萃。
直接上考验,先给 360 AI 搜索抛出了一个最近的名梗:泰酷辣是什么意思?结果它居然可以从搜索结果中总结整理出自己的答案:
根据搜索结果,泰酷辣是一种网络用语梗,用于形容某些感觉非常酷或辣的事物或场景。其中,“泰”通常表示“太”的意思,因此泰酷辣可以理解为“太酷了”、“太辣了”的意思。该词被广泛应用于形容各种令人惊叹、引人注目、或者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或场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搜索结果中提到的是“泰裤辣”,这是“太酷啦”的谐音梗,与泰酷辣不同。
接不住网络最新热梗是 GPT 类产品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如果拥有了从搜索结果中自主学习总结,并整理出自己的答案,时效性问题便不再是问题。
鸡你太美,是当红偶像歌手蔡徐坤打篮球时说的一句话。他打完篮球后说了“只因你太美”这句话,现在网友就模仿他的说话方式调侃说只因我看你太美了,当然这个梗更多被用于对男神的崇拜之情。
最后还是不忘再一次追问它曾答不上来的问题:iPad Air 5 发布于什么时候?搭载了什么处理器?
iPad Air 5是在2022年3月9日发布的。它搭载了苹果公司自主研发的M1芯片,该芯片的性能相比前一代提升了60%左右,同时图形性能也达到了上代的两倍。除此之外,iPad Air 5还搭载了12MP相机、支持Center Stage功能等特性。
经验分享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大概总结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可供感兴趣的知友参考:
1. 360 智脑在不涉及专业提问的时候可以用作日常参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搜索引擎的作用;
2. 360 智脑回复都只适用于参考或帮忙梳理内容,目前阶段可谨慎用于学习咨询;
3. 如果想要专业详实的回应就必须给 360 智脑赋予一个身份,然后要求它给出专业回答,引述研究成果,注明引用参考来源;
4. 现阶段如果需要向 360 智脑发起时效性内容提问,可以直接切到 360AI搜索进行提问。
评测总结
只要用对了方法就不难发现,其实 360 智脑的完成度和可用性已经非常高了,经得起一般使用的考验。在专业领域仍需要用户自己有对所提供信息的甄别能力。
联系作者
回答作者:Ye Han
必须要有啊!文心一言都打响第一枪了!
从2023年初ChatGPT的火遍全球互联网到现在也已经大半年了,但也许是竞争?新鲜感?还是真的退步了,ChatGPT似乎褪去了之前的景气,但大鹏猜,更多的是国内GPT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打响全民体验第一枪的大模型“文心一言”就是兆头,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接触国内GPT,大鹏也不例外,各番尝试后,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
下面大鹏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这几款工具,小本本准备起来~
1、迅捷AI写作
“迅捷AI写作”可以说是我使用最长久的AI工具了,即便许多大语言模型已经全民开放,但这款软件依旧是大鹏我使用最为顺手的;
软件非常适合新手小白入门使用,几乎不需要任何门槛,功能分类非常精细,全文写作、新媒体标题、高赞优质回答、种草文案等等功能,都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方便且实用的功能;
初次体验选择【AI全能写作】准没错,不需要什么专业术语,简单输入我们的需求即可;
即便是要求英文撰写也是信手拈来~
要求续写、润色等操作直接输入需求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创作类型可不少!
论文、小说、作文等等类型的文章统统不在话下,根据我们的需求创作出来的措辞和写法也会不同~
除了用于撰写小说,还提供了标题、文案、工作汇报等类型的内容创作,创作方向和适用范围可以说是非常的广泛了!
还有许多功能玩法大鹏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小伙伴们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哦~
2、文心一言
非常惭愧,作为第一批拥有文心一言体验资格的人,大鹏我也是在全面开放时才真正用上~
使用效果不负众望,各种文本、图像的生成表现都非常不错,没错,图像也能生成~
并且文心一言作为国内模型,自然对中文文本的生成也是非常不错的;
3、讯飞星火
大伙都知道文心一言号称是“全球第一个直接对标ChatGPT甚至GPT-4的产品”!
但科大讯飞的知名度虽然没有其他大厂们高,却同样也是少见敢公开对标ChatGPT的;
星火是科大讯飞经过5个月时间研发出来的大模型,在5月6日的发布会上正式面世,又于9月5日全面开放,在国产大模型中,星火算不上首发玩家,但实力绝对属于前排;
在基础能力上,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正如普通人对类似工具形成的初期印象那般,提供了实时搜索能力;
而且星火根据行业和应用场景不同,准备了各种常用的指令集合,可以降低用户通过AI对话来获取想要答案的门槛;
4、boardmix AI
boardmix AI是一个拥有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图形生成能力、模板生成能力和绘画能力的AI办公软件;
boardmix提供了一个无线大的画布,可以在白板任意输入需求或内容,将光标选中需要提问的文字,点击弹窗最左边的图标即可唤醒AI助手,下拉菜单就会呈现AI助手的所有功能;
5、new Bing
new Bing,是微软推出的新一代搜索引擎,它由一个全新的、下一代OpenAI大型语言模型GPT4驱动,该模型比ChatGPT更强大,并专门为搜索定制;
它吸取了ChatGPT和GPT-3.5的关键经验和进步,并且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能力更强。
6、Perplexity AI
Perplexity,是一个类似newBing的AI对话网站;
它能够实时获取网络信息,会根据网络上最新的信息来生成回答,回答末尾还会附上参考资料和链接,非常贴心的一个设计~
AI的出现,似乎无形中为每个人的身边添置多了一个助理,为我们出谋划策,让我们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又是干货满满的分享,我看谁还没点赞收藏喜欢,有什么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直说,@视频编辑助手绝对欢迎!